2020-03-04 15:37 发起提问
2020-03-04 15:36 回答问题
学校交给我们普世的学习方法,如找资料、汇总、分类……;学术类的框架也会有一定的普世化研究逻辑,如历史概述、发展趋势。但工作、特别是在解决工作和项目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研究和分析一个陌生领域或学习什么是更常见的需要。 建议:第一步:确定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明确达成目标后的衡量标准;第三步:搜寻这个问题领域最牛或可信服的人,了解他如何达成。 没有学习目的,研究都会发散,因为知识浩如烟海,都可能是一个行业领域无限精深与可能的分支可能会引导学习以偏概全或一知半解。所以第一步最要紧的是确定目的。 例如:想研究旧
2020-03-04 15:36 回答问题
推荐阅读书籍《咨询的奥秘》、《值得信赖的顾问》、《专业主义》。能够把焦点放在客户身上是几乎所有我们所遇见的被客户信任的专业顾问身上表现的最突出特质;
2019-06-06 09:39 回答问题
有些话,适合藏在心里;有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当经历过,就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自己说,别人会看到。 如果你是一只柠檬,就不要盯着西瓜的甜;如果你是一个梨子,就不必非得化妆成苹果的样儿 对重要东西,体现其重要性,不是将其昂贵化,是将它送达到最需要人的手中。 人还在婴儿时,心中全部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越来越小的过程。 心灵的舞者,忠于自己的信仰,不论在拥挤的人群,还是独自的街巷,面对惊异的眼神或清冷的月光,她都保持自己的节奏,从不会凌乱舞步。
2019-06-06 09:34 回答问题
每天经过不一样的世界,不期望自己的经过被别人记得,但不能容忍自己都不记得曾经去过。在人生这场盛大行为艺术中,每个人都应在自娱和共鸣中找到存在感的幸福,在行走中累积薪火,停下时静心取暖。
2019-06-06 09:34 回答问题
一只打破的鸡蛋蛋黄之澄澄金黄,或是一盏茶杯中满盈的茶水,都不只是颜色。它们其实是在一种更深的层次上,带着其物质本性中所有的属性,诸如质感与味道等一起被看到。人们是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看到颜色的。对颜色的理解不仅是通过我们的视觉感官,更是通过我们的所有感官。
2019-06-06 09:34 回答问题
如果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充分相信它,然后按照步骤,严格遵守严格执行。所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否则,本身做事的过程就偷工减料,效果不好,反而怀疑做这件事情的正确性,那本身就是不对的。
2019-06-06 09:33 回答问题
当你真切地体悟到死亡或者终止的感觉,你在活着的时候就会减轻对死亡或者终止的恐惧, 反过来,你会更珍惜存在的时间——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 快乐每一天。你的心胸会因此变得更开阔,甚至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毕竟,现在很多人的行为方式是建立在认为自己会一直存在或者认为自己不会衰老不会死亡的观点之上,从而想不开、放不下。
2019-06-06 09:33 回答问题
关系的目标是去确定你愿意“暴露”你自己的哪个部分,而非你能够虏获和抓住别人的哪个部分;并且关系的目标并非请别人来让你变得完满,而是请别人来分享你的完满。
2019-06-06 09:33 回答问题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世所背负着的责任,当一个人意识到他需要承受来自他人的温情,当一个人意识到了他需要完成未竟的理想,他就会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生存的意义,所以也就能坦然面对前方的任何挑战。